1983 年,旧金山湾区的雾气中,一个名叫达里奥·阿莫迪(Dario Amodei)的男孩出生了。男孩的父亲是一位意大利裔的皮革匠,母亲是犹太人,负责图书馆的管理工作,妹妹丹妮拉·阿莫迪(Daniela Amodei)在四年后出生。达里奥在旧金山的洛厄尔高中度过了中学时代,而后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物理学本科。2006 年毕业后,他选择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,在那里研究神经回路电生理学。那时的他,或许还只是一个埋头实验室的理想主义科学家,梦想着用科学改变世界,没想到,日后他会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位关键人物,并在中美科技博弈中扮演着复杂角色。
达里奥的职业生涯起步于中国企业——百度在美国设立的百度硅谷 AI 实验室(Baidu Silicon Valley AI Lab)。2014 年 11 月,彼时 SVAIL 刚刚成立,正是 AI 技术起步的年代,百度正大力投资 AI 科技,吸引全球顶尖人才。达里奥受吴恩达邀请加入团队,主要研究如何将深度学习模型扩展到大规模高性能计算系统。这看似寻常的一步,却标志着他与中国科技界的第一次接触。在任职期间,达里奥作为资深研究科学家,主导了一个名为「Deep Speech 2」的项目,该项目成果被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(MIT Technology Review)评为 2016 年十大技术突破之一。
这是一个处理中英文语言的端到端深度学习语音识别系统,在硅谷实验室里,达里奥与一群中国工程师并肩作战,日夜调试代码,处理海量数据。项目的成果自然惊人:英语语音系统的错误率降低了 35%,中文语音系统的错误率降低了 15%,论文《Deep Speech 2: End-to-End Speech Recognition in English and Mandarin》于 2015 年 12 月 8 日在 arXiv 上发布,作者包括达里奥·阿莫迪、孙达拉姆·阿南塔纳拉亚南 (Sundararajan Ananthanarayanan) 等多人,其中不乏中国背景的研究者。该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复杂管道,使用神经网络处理噪声环境、口音和多语言变异,达到了与人类转录相当的水平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项目揭示了 AI 缩放定律(Scaling Laws)的早期洞见:通过增加计算资源和数据,模型性能可以指数级提升。这为后来的 AI 革命奠定了基础,也让达里奥在圈内声名鹊起。我们不知道在百度硅谷 AI 实验室里的合作氛围是否融洽,但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代表技术的突破,更是跨文化合作的示范。凭借这一成绩,达里奥还获得了百度 2015 年第二季度的「季度之星」,而在他的简历中也一直记录着这个奖励:

然而,科技世界从来不是真空。2010 年代的中期,中美关系还相对缓和,百度这样的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融入硅谷生态。而随着时间推移,地缘政治风云变幻。2015 年底,达里奥离开百度进入 Google Brain 团队,2016 年他成为 OpenAI 的创始成员之一。在这期间他担任研究副总裁,领导了多个重要项目,包括大型语言模型 GPT-2 的开发,以及人工智能安全与对齐(AI safety and alignment)的研究,他的妹妹丹尼拉也在其中,两人共同推动 AI 伦理议题。那时的 OpenAI 还是一个非营利组织,由于它的早期使命是「确保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」,因此内部的分歧渐生。达里奥对 OpenAI 的方向逐渐产生不满,特别是对 AI 安全和管理的担忧,他认为公司过于追求商业化而正在忽略潜在风险。
2021年,阿莫迪兄妹与其他前 OpenAI 的高级成员共同创立了 Anthropic,一个专注于「对齐」AI 的公司,旨在让 AI 行为符合人类价值观。随后 Anthropic 迅速崛起,吸引了亚马逊和谷歌的投资,2025 年 3 月完成 E 轮 35 亿美元融资,估值到达 614 亿美元,属于 AI 领域的当红潜力股。时代杂志将达里奥列为全球 100 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,他被描述为「在技术革命与伦理义务之间导航的舵手」。但与此同时,Anthropic 的决策开始反映出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现实。

转折点出现在四个月后,2025 年 7 月,美国国防部宣布与 Anthropic 签订了一份价值高达 2 亿美元的合同,用于推进国防领域的 AI 发展。这份合同是国防部首席数字与人工智能办公室(CDAO)的一部分,同时涉及 OpenAI、谷歌和 xAI 等公司,总额高达 8 亿美元。合同旨在利用前沿 AI 技术应对国家安全挑战,包括检测和反击 AI 的滥用。对于达里奥来说,这或许是公司发展的里程碑,但这也标志着他从纯技术研究转向与政府合作的轨道。Anthropic 的新闻稿中强调,这将「推进国防操作中的负责任 AI」,但这被外界解读为硅谷与白宫的深度绑定。
又两个月后,2025 年 9 月 3 日,Anthropic 原计划 50 亿美元的 F 轮融资,因投资需求旺盛,上调至 100 亿美元,并最终定格在了 130 亿美元,公司估值旋即跃升至 1830 亿美元,大大超出市场预期。短短半年时间,估值竟已提升三倍。这一轮融资,是全球 LLM 领域迄今为止第二大单笔巨额融资,仅次于今年 OpenAI 创纪录的 400 亿美元融资。
然而短短两天之后,9 月 5 日 Anthropic 发布全球公告宣布更新服务条款,禁止在部分地区使用其产品,特别强调禁止中国控制的公司或组织使用其 AI 产品。这项禁令将原有限制扩展到涵盖任何由中国等国家实体控股的公司,包括这些企业的海外分支。禁令具体规定,如果公司 50% 以上所有权直接或间接属于中国实体,则无法访问 Claude AI 等工具,并特别将中国明确定义为「敌对国家」。

这不是由 Anthropic 掌门人的态度而引发的第一次争议,早在 2025 年 1 月,达里奥就曾公开表示,中国的 DeepSeek 模型并非革命性突破,V3 的性能与美国领先模型相比落后 7-10 个月,而这样的落后成功证明了美国出口管制的有效性——这些管制放缓了中国 AI 进步。他警告道:如果管制放松,中国可能在军事 AI 上占据主导。随之即有人批评达里奥和 OpenAI 的 CEO 萨姆·奥特曼等硅谷领袖是「卑鄙的人」,他们推动禁令只是为了消除竞争,维护美国的闭源垄断。彭博社的报道也在揣测这一禁令更多是受美国的政策趋势影响,而非个人偏见。美国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科技管制,包括芯片出口和 AI 投资审查,Anthropic 的决定的确符合这个趋势,或许是为了获得更多政府合同和投资。在过去的八月份,美国机构刚刚批准 Anthropic 进入联邦 AI 供应商名单,进一步巩固了达里奥这家公司的地位。
回顾这位美国 AI 明星的历程,从百度硅谷实验室里不舍昼夜的跨国协作,到 Anthropic 封锁中国的敌对化转向,这也许不一定是个简单的仇恨故事,也可能是一个科技领袖在全球博弈中求生的手段。地缘政治的浪潮推动着他,从理想主义的研究者变成现实主义的玩家,Anthropic 的未来或许会继续闪耀,但这份禁令也提醒我们,AI 的发展已经不再只是技术竞赛,也是各国利益的角力场。在这个时代,达里奥·阿莫迪的足迹,映衬着硅谷与白宫的交织,也诉说着中美关系的微妙变迁。(EN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