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工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起家的追觅科技,通过一封公开的内部信,也官宣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了,要「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」——直指超豪华纯电跑车,对标布加迪威龙。追觅的 CEO 俞浩也在信的结尾小心翼翼地进行了叠甲:「伟大的梦想,从来生于无畏」,但是追觅有机会吗?

追觅成立于 2017 年,立足长三角,靠智能清洁电器起步。他们的无线吸尘器、扫地机器人、智能洗地机和高速吹风机卖得风生水起,产品覆盖了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,全球线下门店超过 4000 家。2024 年底,追觅全球累计申请专利 6379 件,发明专利占比 45%,集中在传感器融合、电机控制和人机交互这些领域。这些专利并非摆设,而是直接撑起了追觅的核心技术——高速数字马达和智能算法。当扫地机器人用上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、360 度无死角建图,还能根据环境自动调整高度避免卡壳的时候,那么这套技术逻辑,跟汽车的自动驾驶和感知系统便开始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了。

身处同行业、同为小米系的石头科技跨界造车已有先例,昌敬的极石汽车已经推出极石 01 两年了,但追觅这步棋,仿佛野心更大:他们强调早在 2013 年就写过第一份造车计划书,这事酝酿了十二年。

官宣信中的首款车型定位超豪华纯电跑车,代号「猎风」,准备用自研超级马达提供极致动力,过去布加迪威龙零百加速不到 2 秒的成绩,现在追觅要用电动性能挑战。在家电领域(尤其是清洁电器),追觅的高速数字马达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梯队,转速最高可达 20 万转/分钟,改用陶瓷球轴承加油冷,可以直接复用在电动汽车上,四电机布局,最大功率超 2000 马力,零百加速低于 2 秒,续航超 600 公里——追觅称将使用固态电池,能量密度 350Wh/kg,比主流三元锂电池高 30%。 智能化方面搭载「星辰 AI」系统,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,配备毫米波雷达、激光雷达和 12 个高清摄像头。人车交互 AI 还能学习驾驶习惯、情绪,甚至自主优化响应逻辑等等等等。

PPT 上的童话都能实现吗?跨界造车不是儿戏,作为工业皇冠,造车的门槛实在高得吓人。从家电跳到汽车,追觅经验短板明显,供应链整合、量产能力、安全标准,这些家电玩得转的,未必在车上行得通。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内卷严重,小米刚站稳,哪吒、极越栽了跟头,极石销量不温不火,七月销量 1316 辆。追觅入局豪车市场无非是看中了蓝海的潜力,但超跑赛道的市场小,销量少,伴随的又是溢价高,风险大。追觅最近的一笔资金是在 2021 年完成的 C 轮融资 36亿元,造车烧钱如流水,小米汽车三年投了100亿。布加迪被大众收购后,亏了 15 年, 烧了 19 亿美元才靠品牌和性能回血。追觅针对这个疑问,表示会轻资产运营,提供产品定义、技术和渠道服务,但这条路现在看来在蔚来和小鹏身上都走得无比曲折。

追觅目前已组建近千人团队,核心成员来自特斯拉、保时捷,还有前小米汽车的工程师,研发中心设在上海和德国慕尼黑。供应链方面跟宁德时代、华为合作,电池和智驾都有保障。中国电动车产业链全球领先,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510万辆,同比增长32%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追觅造车的成败未知,但市场乐见这股跨界劲头,消费者更值得肯定。任何行业都需要新鲜血液,家电企业带着专利和技术进来,没准真能搅动格局。质疑雷布斯,理解雷布斯,希望 2027 年多一个俞布斯。END